2017年M2增速預計為12%左右 引導貨幣脫虛向實 本文來源于:21世紀經濟報道 發布時間:2017-1-10 2017年貨幣目標下調已成大概率事件。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日采訪多位專家獲悉,2017年廣義貨幣(M2)目標增速預計為12%左右,是目前的主流觀點,這比2016的增速目標(13%)有所調低。 由于歷年的廣義貨幣目標增速,與GDP和CPI增速有著密切關聯,而2017年的GDP目標有望從2016年的6.5-7%調整到6.5%左右,再加上適應中央要求抑制資產泡沫的要求,廣義貨幣目標下調,幾乎沒有懸念。 北大經濟學院原副院長曹和平指出,過去幾年實體經濟不是太好,經濟處在下行期,人們不敢投資實體經濟,所以資產價格泡沫化的程度有所增加。降低貨幣供給量增速,對資產價格的飆升和形成泡沫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遏制。 “貨幣增速降低一個百分點,對于經濟是可以接受的。這也是對未來金融風險控制的一種預設的防范!彼f。 2017年貨幣政策穩健中性 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,2017年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。 其中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,預算安排要適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、降低企業稅費負擔、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。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,適應貨幣供應方式新變化,調節好貨幣閘門,努力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和機制,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。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,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,著力防控資產泡沫,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,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。 多名受訪專家認為,2017年財政政策力度預計與2016年差不多,赤字率仍在3%,貨幣政策仍是中性穩健。而由于經濟增速目標調低,則M2目標需要調低,2017年比2016年預計調低一個百分點,達到12%左右。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,2017年貨幣政策要穩健中性,不排除在經濟增速、物價指數等多項指標進入相應區間后向偏緊方向調節的可能。 因此,2017年全年調低存款準備金率和基準利率的可能性不大,因為降低存款準備金率被視作貨幣放松的信號,這與政府預期目標不一致。 “加大力度再放松貨幣,實體經濟也并不一定能得到金融資金,財政政策也一樣,關鍵是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!彼f。 根據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《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(國辦發〔2008〕126號)》,創造適度寬松的貨幣信貸環境,以高于GDP增長與物價上漲之和約3至4個百分點的增長幅度作為2009年貨幣供應總量目標,爭取全年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17%左右。實際當年貨幣投放遠超20%,房價和物價出現顯著上漲。 再回到2016年,物價(3%)和GDP(6.5-7%)增速目標之和為9.5%-10%,與M2目標(13%)差距在3-3.5個百分點。若2017年M2增速目標降低為12%,則比上一年貨幣投放明顯收緊。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,2016年M2的13%左右的目標沒達到,2017年適當調降M2的增速目標,是客觀的,也是實事求是的,F在問題是,M2增長12%目標能否滿足實體經濟需要!翱傮w來說,進一步寬松的可能性比較小”,他說。 防止大量資金繼續涌入房地產 2017年之所以要調低M2目標,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避免經濟進一步脫實向虛,防止大量資金繼續進入房地產領域。 根據央行數據,2016年11月當月國內人民幣貸款增加7946億元,同比多增857億元。其中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796億元。也就是說,人民幣當月新增貸款85%以上流向了房地產領域。而且這種現象在2016年的多個月份都屢見不鮮。 除此之外,還有大量的涉房地產領域貸款未納入到監管,比如大量的理財資金,一度風行的首付貸等。 在貨幣寬松條件下,即使2016年以來地方出臺多輪房地產調控政策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了遏制房地產價格上漲的要求,但是一些地區的房價實際仍有上漲壓力。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,房價漲幅居前的城市仍有可能加碼調控,這種“緊”的格局至少在2017年上半年不會發生改變。 “城市房價分化是現階段樓市發展的一個基本特征,這種高度分化的格局,還將繼續存在!彼1月9日的交行金融研究中心宏觀報告發布會上說。 當日公布的上述報告顯示,2017年制造業投資增速為3%左右,大大低于整個固定資產投資8%的增速,以及基建投資17%的增速。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,目前一二線城市遏制房地產泡沫,主要還是采用的限制需求的辦法。要徹底解決一二線的房價漲幅過快的問題,還是要加大住宅土地供應。另外未來財產稅、物業稅、房產稅都可以考慮,這不僅有利房地產穩定,還能緩解貧富差距,同時也為地方政府增加新的稅種,減少地方對土地財政的依賴。 |
上一條:2017年貨幣政策前瞻:既要穩增長 又要擠泡沫[ 2017-1-9 ] |